近日,美国多家媒体宣布,拜登已经获得当选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。虽然还有争议和没完成的程序,但他离入主白宫仅一步之遥。1942年出生的他,经历过平步青云,经历过失去至亲,也经历过大选陪跑。拜登一波三折的总统路,显示了其非同常人的内心和手腕。当拜登的时代拉开帷幕,美国的教育和留学将迎来怎样的变化?
作者:周岁
本文原文来自:外滩教育
北京时间11月8日凌晨,根据福克斯、美联社、CNN等媒体的初步统计数据,在2020年的美国大选中,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拜登已经获得当选所需的270张选举人票。
虽然,距离成为真正的美国总统,还有好几道程序要走,而且特朗普方面也对投票结果提出“拜登作弊”的质疑,但是,拜登已经发表了“胜利宣言”。
他将自己的推特认证更改为“美国当选总统”,并以“当选总统”的身份发表了全国讲话,表示“人民给了我们一个彻底的胜利,一个令人信服的胜利”。
CNN主播萨恩斯在节目中提到:“48年前的今天,乔·拜登在特拉华州首次赢得参议员席位。48年后,他将入主白宫。”
11月20日,拜登就将迎来自己78岁的生日。这个年纪,换做别人可能都已经选择退休在家,颐养天年。可是,拜登却还在为自己的政治抱负奋斗。
那么,这个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中产家庭的男孩,是如何一步步走到美国大选,并且获得如今的成就的呢?如果他顺利就任总统,对于美国来说意味着什么?对于远在中国的我们,又会有怎样的影响?
贫穷、口吃、亲人车祸,
都没击垮史上最年轻议员
1942年,拜登出生在宾夕法尼亚州的一个中产家庭。他的祖父曾是一名富有的石油商人,但随着大萧条和两次世界大战的冲击,自出生之日起,拜登的家庭情况就每况愈下。
最终,在父亲的决断下,拜登一家离开了故乡宾夕法尼亚,搬到特拉华谋生。父亲找到了一份汽车销售的工作,和妻子芬尼根一起,勉强维系着家庭的经济状况。
如果说家庭经济条件是拜登靠着父母勉强度过的难关,那么天生口吃就是他人生中需要自己跨过的第一个坎儿。
因为口吃,在学校,拜登没少受到同学的嘲笑,甚至还被老师调侃叫“拜、拜、拜登”。母亲芬尼根知道后,亲自冲到学校,逼着老师道歉。事后,母亲还告诉他:“没关系,长大就好了。”
拜登知道这只是母亲的安慰,为了改变自己的口吃,他每晚都对着镜子念诗来纠正口吃,有时候甚至花一整晚的时间练习发音。
Barack and Joe作者Steven Levingston
对于这段经历,拜登在他回忆录中说:
说起来可笑,过去那段结巴使我难堪的日子,即使能够避免,我也不想避免。这个毛病最后变成了上帝对我的恩赐。这个毛病,使我发愤图强,变成了一个更好的人。它给我的教训,变成了我生活和工作的无价之宝。
时间到了1963年,21岁的拜登在一次春假中认识了雪城大学的内利亚·亨特。内利亚兴趣广泛,不但在学生会中积极表现,还参加法语俱乐部、曲棍球队和游泳队。
拜登在回忆录中这样描述内利亚:“我们之间的爱情属于一见钟情,我永远记得第一次看到她时的情景,当时即将落山的夕阳把她照耀得特别美丽。”
1966年,拜登还在特拉华大学攻读历史学和政治学双学位,便和女朋友结婚证。此后,内利亚还生下两儿一女,一家人的生活可以说幸福至极。
1972年,年仅29岁的拜登首次当选联邦参议员,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之一。但命运弄人,庆祝完拜登30岁生日的一个月后,内利亚不幸发生车祸,小女儿和她在事故中身亡,两个儿子也身受重伤。
拜登与家人庆祝30岁生日(Bettmann Archive)
失去发妻和女儿的惨痛经历让拜登一度悲痛欲绝,“那个时候我才真正理解到人绝望的感觉是怎样的,我也可以理解为什么有人会选择自杀这种不理性的行为。我感到上帝在可怕地捉弄我,我真的很愤怒。”
他甚至准备辞去即将就任的参议员职务,选择回家照顾失去母亲的两个儿子。但最终,拜登选择在儿子的病床前向参议院宣誓。
如果六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后,在成为一个好父亲和好议员之间有了冲突,我希望这种情况不会出现,我们可以随时选出另一位议员,但是我的孩子却无法再找到另一个爸爸。
美国国家公共电视台的司法记者Nina Totenberg回忆起那段时光,这样说道:“我有一段十分悲伤的记忆,有段时间他活得像行尸走肉一样,就像是仅仅为了生存而不得不前进。”
抄袭风波、病魔阴影,
一波三折的总统梦
1976年,拜登的工作渐渐步入正轨,应付起党内的各种“老油条”也变得越来越得心应手。这一年,他的家庭生活也迎来了第二次生机——他与第二任妻子吉尔结婚了,还为家中增添了一个成员,生下一个女儿。
1987年,拜登第一次向美国总统的位子冲刺。
8月,他在竞选演讲中说道:“为什么我是家族第一个上大学的?为什么我在观众席上的妻子是她家中第一个上大学的?是因为我们的父母不够聪明吗?”
这段话和3个月前,时任英国工党领导人尼尔·金诺克的演讲中的发言高度相似:“为什么我是我们家族第一个上大学的?为什么我的妻子是她家族这么多代中第一个上大学的?是因为我们的祖先都不聪明吗?”
陷入抄袭风波的拜登,第一次总统选举不得不铩羽而归。而自此,抄袭也成为了拜登选举路上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。
2020年的大选中,拜登也不只一次被指出“抄袭”。
2019年6月,拜登公布了一份气候变化应对计划,但其中多处文字与环保组织“蓝绿联盟”的文件完全一致,仅改动了几个词。当时拜登团队解释称,这是因为“无意中遗漏了引用注释”,随后对涉事部分作了修改。
今年8月20日,拜登在演讲中总结道:“因为爱强于恨,希望强于恐惧,光明要强于黑暗。”
但不少加拿大网友指出,这段话与已故的前加拿大新民主党领导人杰克·莱顿的言论“太过相似”。
2011年,莱顿在临终前,曾向加拿大民众发出一封公开信,他在信中这样写道:“我的朋友们,爱胜过愤怒,希望胜过恐惧,乐观要胜过绝望。这样我们将能改变世界。”
而除了抄袭风波,疾病则是拜登生命中挥之不去的另一道阴影。时间回到1988年,拜登参加总统选举后的第二年,他的身体遭遇了重大危机。
2月,他正在罗切斯特大学做演讲,某天晚上他在旅馆房间里休息时,感到大脑里有闪电一样的刺痛,好像一股强大的电流,随之而来的就是从未感受过的巨大的痛苦。事实上,当晚他昏迷了整整5个小时。
回家后不久,他在威尔明顿的圣弗朗西斯医院接受检查,CT扫描显示位于脑底下方有一个脑动脉瘤,手术是他生存的唯一机会。即使是在华盛顿特区的沃尔特里德国家军事医疗中心,手术的存活率也只有50%,而且,还可能出现严重缺陷。
也许我那时候应该很害怕,但我其实感到很平静,就像我在宽阔的大海中轻轻地漂浮。这令我感到惊讶,但我并不害怕死亡。我早就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,即命运并不保证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。
为了活下去,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梦,拜登选择接受手术。在休整了整整7个月后,拜登重返参议院。
美联社照片/ Adelle Starr
2007年,距上次参加美国总统选举已经过去21年,当时年过六旬的拜登已是满头白发,但仍然宣布参选2008年的美国总统选举。不过天不随人愿,拜登在党内选举就遭到惨败,早早退场。
虽然没能被选为美国总统,但拜登后来被奥巴马团队选为了副总统。两人合作默契,感情融洽,一时成为美谈。
遗憾的是,疾病没有放过拜登,而且找上了他的大儿子博。
博的成长经历和父亲非常相似。从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后,他也和父亲一样进入雪城大学攻读法学博士学位。毕业后不久,博进入美国司法部工作。
2007年,年仅38岁的博在故乡特拉华州担任检察长,一年之后,又远赴伊拉克服役,并带着铜星勋章归来。
但是,博的身体一直不算好。2010年,41岁的他就出现了轻微中风的症状。2013年,他又因为脑癌住进了世界最大的癌症医疗中心。
2014年,博已经两度连任检察长职位,他对外宣布自己会参加2016年的特拉华州州长选举。但第二年5月30日,他就因癌症英年早逝,年仅46岁。
2015年6月4日,拜登出席长子的葬礼,难掩自己的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伤,他说:“博死后,我觉得我再也不会笑了。虽然是夏天,但我只感到彻骨的凉意。”
受到儿子去世的影响,拜登直接放弃了2016年的总统选举。
一直到今年,2020年,拜登终于获得了270张选举人票,距离成为正式的美国总统仅仅一步之遥。这是他离总统梦最近的一次。
在美华人将面临怎样的未来
当总统大选尘埃落定,如果拜登顺利登台,那么美国多个领域的政策势必又要迎来一波改动。
对于美国华人家庭来说,教育不仅是自己现在生活的基石,也是孩子未来生活的保障。从选举伊始,拜登为代表的民主党,似乎就和华裔家庭的诉求格格不入。
拜登所代表的民主党,追求的是“普罗大众机会均等”,认为不管自身是否努力、学习好坏,都应该有平等的教育机会,有相同的前途。
但这样的“平权”政策下,华人反而是吃亏的群体。因为在美国的各种族裔中,华人虽然人少,但享受不到“少数族裔的特权”,反而是被“牺牲”的一部分。
图片来自bloomberg 版权属于原作者
同样的成绩,华人孩子申请美国优质大学的几率要低得多。为了能在大学申请上更有优势,华人家庭的孩子标化成绩需要多考100多分。
其实,平权带来的结果,不仅仅是华人不满,白人也一样受到影响。
不久前,美国司法部宣布了一份自2018年以来进行的调查结果:种族是耶鲁大学每年数百个学生录取的“决定性因素”。
鉴于耶鲁大学拒不承认这项调查结果,美国司法部在十月份正式提起诉讼。在公开的起诉文件中披露了一个重要信息,对于绝大多数申请人而言,亚裔和白人申请者的录取率只有非裔申请者的1/8-1/4。
拜登执政后,这种情况是否会继续推而广之,是否会使更多华人家庭面临教育危机,还尚待观察。
但俗话说,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。在讨论教育公平之前,华人,乃至亚裔本身在美国的社会地位更值得关注。
尤其在疫情期间,这个问题暴露得更加彻底。特朗普曾多次将新冠病毒成为“中国病毒”;到8月27日为止,”停止仇恨亚太裔”中心(STOP AAPI HATE)共接到了2,583份美国境内关于歧视亚太裔的事件报告。
但和特朗普不同的是,拜登在采访中公开表示,“要让国家继续运转,经济继续增长,人们有工作,必须先控制住疫情。(如果科学家说关停,)那我就会关停美国,我会听科学家的。”
“警察需要做的是维护治安。首先,必须有国家标准,能够适用于全国每一个警局的国家标准,这是我们计划要做的。”
从拜登的发言来看,他理想中的政策更加从社会稳定方面考虑。对于在美华人而言,安全、不被歧视的生活环境,不给麦卡锡主义抬头的机会,或许是更加深远的影响。
《川普时代:美国不再伟大》华裔作者子皮表示:“对于我们华人来说,特别在美国社会开始出现动荡的时候,安全第一。首先人身安全得到保障之后,大家才能谈怎么减税,怎么上学,怎么接受教育,再去争取其他方面的权益。”
社会学博士,美国匹兹堡大学客座教授张小彦认为:“第一代移民为自己着想更多,不希望对社会改革,不关心其他族裔的发展和包容的问题,所以认同共和党的家庭理念。
“但是他们没有看到在美国政治当中,不能一厢情愿。我个人也觉得拜登不是最好的人选,但川普是很危险的一个人,在危险和安全之间,拜登至少让人觉得安全。”
留学生或将迎来友好的明天
对留学生来说,2020年真是太难了。已经在外求学的学生,疫情使得他们回国路途困难重重;正在读书和准备赴美的,签证收紧,各种禁令雪上加霜;还有准备申请明年入学的,申请过程中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多,让人难以抉择。
如果拜登这次能够入主白宫,对于留学生来说,这个“寒冬”的冰就有融化的可能。
长久以来,民主党对移民问题都采取偏包容的政策,对国际教育交流也是持支持态度,几次大规模简化留学签证的政策都出现在民主党总统任期。
比如,在奥巴马上任后,中国赴美留学的人数就进入到了新的阶段。此前,民主党也要求ICE撤回其对留学生的强硬政策。
华裔软件工程师Philip Chu表示,拜登当选总统,无疑在政策上对中国留学生更宽松一点。拜登所属的民主党正是全球化的受益者,而接纳留学生来增强科研实力和开创科技成果,也是全球化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无论是奥巴马、希拉里,还是拜登,都持“美国繁荣的核心在于源源不断的外来血液”的立场。
一方面,留学生要支付高昂的学费,在经济上能够对美国经济恢复起到促进作用;另一方面,留学生本身也为美国的科技发展提供了顶尖人才。
仅2017年,获得美国化学工程博士学位的人中,53.1%都是入籍美国或非美国籍人员。
华人在美国科学界也占有一席之地,约9%的创新都归功于他们。
根据世界银行的经济学家估计,美国国际研究生人数增加10%,美国的专利申请量就将增加4.5%,大学的专利授权量也将增加6.8%。
不过,值得注意的是,在整个西方世界的反华趋势下,拜登对中国完全改变态度的可能性不大。
资深华人律师徐怡表示:“短期内,即使拜登当选新一任美国总统,也不会改变当下中美之间摩擦大于合作的现状。”
对于留学生来说,如果想在美国读STEM这类敏感专业,在可见的一段时间内,依然有很多不确定性。例如签证被拒、专业录取艰难,特别是那些本科学校与政府有密切合作的学生。
只能说,如果一定要在特朗普和拜登中选择一位成为美国总统,那么,拜登胜出,对于留学生来说,会是一个更好的选择。
纵观拜登一路以来的人生,经历过平步青云的少年得志,经历过失去亲人的至痛,也经历过多次大选陪跑。
他不是个完美的人,参与大选的演讲稿屡屡爆出抄袭丑闻,还被揭露过其他不适当的举动。
但是他为了克服口吃的努力,为了仕途的刻苦,也证明他不可小觑。
美国时间7日晚,拜登在特拉华州威尔明顿以当选总统身份登场,发表全国讲话,称要成为“一个不寻求分裂,而寻求团结的总统”,还喊话特朗普支持者,表示“是时候治愈美国了”。
无疑,拜登意识到了美国当下最大的隐患。他最终能做到吗?我们拭目以待。
本文转载自外滩教育(ID:TBEducation)中国K12国际教育领先媒体,并系列化提供面向中小学生的核心素养优质在线课程。
特别声明:以上内容(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)为自媒体平台“网易号”用户上传并发布,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